PMEC国际制药设备展了解到,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一种利用“使用阴离子交换 (AEX) 色谱法的融合溶瘤病毒,然后进行切向流过滤 (TFF) 和灭菌过滤”的纯化策略。
溶瘤病毒已被证明有望克服与治疗实体癌相关的挑战。
相关人员表示,迫于对“开发针对每种病毒优化的个性化工艺”的需要,这是缺乏成熟的制造和下游加工 (DSP) 平台被广泛用于这种治疗策略的原因之一。
PMEC国际制药设备展了解到,在下游生物工艺研究中,研究团队培养了在化学成分明确的培养基中悬浮生长的非转基因 CCX.E10 细胞用于在搅拌罐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高滴度 rVSV-NDV 批量生产(3.2 ×10 8 TCID50/mL)。
作者解释说,在澄清步骤中,使用了两个过滤器来降低高通量和浊度,并防止感染性颗粒的损失。
纯化研究结果
该工艺实现了感染性颗粒的最大回收率为 86%。在色谱设置中加入柠檬酸盐提高了 rVSV-NDV 颗粒与带负电荷较少的杂质的分离度。
该团队称,在四个作单元后,蛋白质和 DNA 清除率分别为 64%、99% 和 97%。
实现了64% 的传染性病毒,滴度为 4 × 109 TCID50/mL,适用于商业病毒生产。
结合研究人员之前优化的上游工艺,他们的发现为大规模生产溶瘤 VSV-NDV 以供未来临床使用开辟了一条途径”。
PMEC国际制药设备展基于分享行业资讯的目的转载本文章,不代表我公司支持文中所述的观点,也不为全文负责真实性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