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槽下医药化工行业废气治理,来围观

文章来源:VOCs减排工作站

医药化工行业废气治理一直是废气治理特别是VOCs治理行业的难点。这里涉及有机和无机废气,且不同排放源排放的风量及浓度差别大,种类犹如化学周期表,多的可以有一百多种。总的来说,我们可以总结为“三高两低一复杂”——高腐蚀、高波动、高风险,低收集效率、低经济性,以及成分复杂。今天我们就来吐槽下:

【一、工况复杂,成分复杂如“化学元素周期表”】

1.多组分混合
废气中常含 甲苯、乙酸乙酯、二氯甲烷、DMF、吡啶 等数十种有机物,有的甚至物料有上百种,且医药企业根据市场行业需要调整生产线导致原料变化,组分重新变化。部分废气混合 HCl、NH₃ 等无机腐蚀性气体,需同时处理VOCs与无机污染物。

2.浓度剧烈波动
间歇生产导致VOCs废气浓度从 50 mg/m³到5000 mg/m³ 剧烈波动,采用RTO等焚烧或其它工艺适应性很难。废气浓度波动大容易穿爆!

二、工程槽点:设备被腐蚀成“蜂窝煤”

1.材质选择需谨慎
卤代烃焚烧后生成 Cl⁻、F⁻,普通316不锈钢3个月即腐蚀穿孔。浓度高的316L材质也扛不住多久,需要升级材质,如昨日我站分享的文章含卤代烃VOCs废气治理,设备材质选择316、316L还是其它材质?(点击链接原文)。

2.无组织排放收集难
反应釜、离心机等逸散点占排放总量60%,集气罩设计不合理导致实际收集效率仅 65%-75%(理论值应≥90%)。当然,如果采用密闭收集,容易导致物料逸散及浓度超高,需要结合工程经验进行针对性收集设计。

三、经济性痛点:盲目投入,像“无底洞”,需重点考虑回收工艺

1.技术成本较高

    • RTO/RCO处理成本高,针对此类VOCs废气无更高效处理办法,中小企业难以承受。但从分质分类收集采用多工艺耦合,可以针对性降低一次投资或整体运行费用,无法使用一种工艺保证实时达标,需要多工艺耦合。
    • 树脂、膜、深冷等回收工艺成本高,但实现回收效益好
      针对二氯甲烷、甲苯、丙酮等等这类排气浓度比较高,成本比较单一的废气工况,需单独收集,利用上述膜、树脂、深冷回收等工艺实现溶剂回事,实现经济价值。
2.二次污染治理

RTO焚烧产生的大量酸性水需要碱液中和,造成二次污染或者污水站的二次负荷,如果能实现酸性水回收,将大大减少二次污染量。且过程中的吸附剂、过滤器等更换评率依照工况更换,一般更换的频率较高。

四、安全风险:RTO不合规的运维像在“炸药库”旁工作

1.爆炸隐患
医药行业RTO使用较多,明火设备要特别重视爆炸安全。医药行业的废气浓度波动大,有比较高的频率废气可能粗穿过爆炸下限,比如含丙酮、乙醇的废气在RTO中浓度超 25%LEL(爆炸下限)即可能爆燃。2023年某药企因未安装 LEL在线监测,RTO爆炸损失超千万。

2.毒性风险
抗生素发酵尾气含 硫化氢,工人接触限值仅 10 ppm,但传统处理工艺无法稳定达标。此外还有氨气等,过程中废气处理中又涉及碱液等,人工运维的操作风险比较大。

当然,我们吐槽也是需要找到解决方案,医药化工VOCs废气治理需打破“头痛医头”模式,从工艺源头替代(如水性溶剂)、精准收集、合理的末端治理工艺耦合三方面破局,否则永远在“治理-超标-再治理”的怪圈中打转。